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庆专栏 > 校庆征文 > 正文

校庆征文:因为它是财富,让我们永远享有(朱丽)

发布时间:2005-11-03  所属栏目:  点击次数:  

     

                                           因为它是财富,让我们永远享有

                                             ------忆黄石二中文艺宣传队早期生活

          朱    丽(74届校友)

 

    在电话的那边,朱旗告诉我说他正在给祁少斌、张勇的文章录音呢,台里的几个年轻人听到了很惊讶,说:天哪,还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呢!这都是什么年代的事啊!听朱旗说到这儿,我们俩忍不住地大笑了起来------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看不懂我们,就像我们看不懂他们一样,看不懂的街舞,听不懂的周杰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代沟”。

我思前想后,是什么原因能使这样一帮人一提起那一段往事至今还这样地津津乐道?事过境迁30多年,但每当大家相聚时,正像张勇同学写的“歌,还是那些歌;舞,还是那些舞;回忆,还是回忆的回忆------我从记忆的碎片中,终于找到了答案------

                   因为这个老头儿,他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爱

“盛慧玲,我找你都好几天了。你现在就过来!”罗老师的语气向来是不容商量的。这是文艺队初期招兵买马的时候,他看见盛慧玲时说的话,我至今都印象深刻。

我印象中的罗老师,是一个既让人喜欢、又使人敬畏,一个快乐无比的老头儿。那些不太听话的,有些小淘气的同学可真的没少被他“骂”过。那时候,挨他“骂”的有男生也有女生,可谁也没有记恨他,因为罗老师的“骂”声中透着的是爱,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嗔怪!

我想,罗老师能够做到的,现在的老师恐怕是很难做到:文艺队的学生,不管是谁累了困了,可以不脱鞋就躺在他的床上;也不管是谁渴了饿了,可以用他的杯子喝水,拿他的碗吃饭------如果不是有几个懂事的女同学经常帮助他收拾洗涮的话,他的那个家呀,永远会那么脏那么乱。

如今我才体会到,就是这个老头儿,他把这帮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他对这些孩子倾注了所有的爱。他不能没有这群孩子,这群孩子也不能没有这个老头儿!

                  因为这个团队,它充满了阳光和友爱

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候的黄石二中文艺队是有着很强凝聚力的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里,充满了阳光和友爱。

记得那时侯,我们的文艺宣传队经常到大冶农村去演出,就好象是一支活跃在田间地头的“乌兰牧骑”小分队。有一次在一个生产队演出,那舞台是农民用门板儿拼起来的,上面凹凸不平,缝隙随处可见。我是那场的报幕员,报完节目正向后台走,谁料到竟一脚踩了个空。那天我挂了不小的“彩”,站也没法儿站,走也没法儿走。演出结束后,是一位大同学一路上背着,一直把我背到了驻地。回想起这些,我一直很感慨也很惭愧,我惭愧的是怎么就想不起他的名字来?

那时候,我眼中的大同学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象搬道具这样的辛苦活儿,总是他们冲在前;在演出的旅途中,他们会主动地帮助小同学和体质弱的同学背背包扛行李。真的,在这个集体里,他们就是榜样,就是楷模!

                  因为这段经历,它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有过这段生活经历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同感,那就是不管是什么性格的人,你都会感到这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可爱。

我忘不了韩明的认真,袁爱蓉的稳重,彭周卫的调皮,刘珍的爽快;我还忘不了吴爱东的羞涩,罗南的纯真,胡玉霞的热情,周晓萍的文静;还有优雅的蔡薇、漂亮的五毛、洋气的小九、活泼的燕子、“大姐大”盛慧玲和最早的“喜儿”邹红------

同样,我也忘不了在《白毛女》舞台上出现的“状况”——“大春”跳掉裤子的尴尬,“小战士”身后长出的尾巴------

还有那一路的欢笑、一路的歌声------

那时侯,我们不仅学会了唱歌,学会了舞蹈,我们也学会了什么是高雅什么是美丽。

有了这样的经历,从此我们不再怯场,不管是遇到多么大的场面,我们都能镇定自如、落落大方;有了这样的经历,从此我们懂得尊重别人,更知道如何珍惜友谊------

这是一段特殊的经历,也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它会一直陪伴着我们,还会继续地让我们享有。

朱旗在电话里说,播这两位同学的稿子,他是一气呵成,非常顺畅。对这一点,我心里有数,那是因为他和我们大家一样,也有切身的感受!

 朱丽,女,黄石二中74届校友,目前是上海电视台退休人员。

 

                                                                           2005113日写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