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部门 > 教科室 > 正文

黄石二中开展“相约科学前沿、与一线青年科学家面对面”科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3-09-25  所属栏目:  点击次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传授给学生科学方法,提高学生创造力、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大力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9月23日上午,黄石二中开展了“相约科学前沿、与一线青年科学家面对面”科普活动,高101—111班学生参加了此次科普活动。本次活动组织形式包括大会报告和前沿科学课程两部分,其中大会报告在黄石二中学术报告厅举行,前沿科学课程在高104-111班教室进行。本次活动受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湖北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以及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的大力支持。

大会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卡尔萨根奖获得者、义务教育科学课标组员郑永春博士主讲,郑博士主讲的题目是《火星,中国来了》,郑博士从肉眼目视、望远镜观测、飞越探测、环绕探测、着陆和巡视探测的技术进步,以及从神话传说中的战神、灾星,以及天文观测时代的火星人和火星运河,再到航天时代寻找火星水、搜寻火星生命等,人类对火星的科学认识数次翻转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探讨火星移民的可能性等长远问题。通过人类探索火星的历程,激励青少年传承航天精神,热爱科学,探索太空。郑博士以震撼的视频,生动详实的语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世界探索火星的历史进程,通过丰富多彩的实例将深奥神秘的科学知识讲得透彻、明了。在与同学们互动环节中,郑博士也深入浅出地回应和解答了现场许多同学们想知而未知的问题。


郑永春博士主讲《火星,中国来了》

 

    前沿科学课程由8位专家分别在高104—111班进行讲授。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会员、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王艳兰博士授课的题目是《从分子照相机到原子照相机》,王博士主要讲解了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发生在阿秒(1阿秒=10-18秒,百亿亿分之一秒)时间尺度,实现电子运动过程的高分辨率成像和高灵敏度探测,对理解量子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化学、信息、生物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是当前重要科学前沿问题。


王艳兰博士主讲《从分子照相机到原子照相机》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李刘锋博士授课的题目是《空间引力波探测》,李博士从爱因斯坦1916年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进行引入,围绕引力波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如何探测它,为什么要到太空中去探测它,有什么意义等方面进行生动详实的讲解。


李刘锋博士主讲《空间引力波探测》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青促会会员、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何晓东博士授课的题目是《奏响双原子“圆舞曲”——单个分子的相干合成》,何博士从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用激光束做成的镊子如何来夹持单个原子;如何让成百上千的原子排成规则的阵列;如何实现原子的精密操作,让其“翩翩起舞”;这些工作和当前的量子计算研究有什么样的关联;实现真正的量子计算机还面临哪些挑战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何晓东博士主讲《奏响双原子“圆舞曲”——单个分子的相干合成》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青促会会员刘佳博士授课的题目是《大数据发现之美》,大数据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生活变得越来越智能而美好。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一个属于数据的时代。从书信到电报,从电话到网络,不可否认,数据是中坚力量。通过授课,刘博士和同学们一起探索了大数据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


刘佳博士主讲《大数据发现之美》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高伟博士授课的题目是《时间与原子钟》,高博士给同学们一一揭晓了时间的单位“秒”是如何定义的?“北京时间”又是什么?亿万年不差1秒的原子钟给世界带来哪些变化?原子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又扮演了哪些重要角色?



高伟博士主讲《时间与原子钟》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魏志宇博士授课的题目是《防范有毒食品 推进科学饮食》,魏博士用生动形象的食品安全案例,向同学们传授了丰富多彩的食品安全内容,并且针对日本核污水排放,讲解了中国水产品今后的发展方向。


魏志宇博士主讲《防范有毒食品 推进科学饮食》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龚洲博士授课的题目是《舞动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结构研究与人类健康》。通过讲授,同学们了解到核磁共振、X射线晶体衍射和冷冻电子显微镜被誉为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的“三驾马车”。这些先进的工具使科学家们能够从原子分子尺度解析蛋白质的结构,揭示其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探究其发挥功能的微观机制,这种微观视角为我们解码生命的奥秘提供了机会。


龚洲博士主讲《舞动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结构研究与人类健康》

 

    中南大学汪炯博士授课的题目是《新型存储材料设计》,在信息技术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超算产生的数据集对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呈指数型增长,而当前存储器是制约这些技术发展的瓶颈。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种容量大、读写速度快且数据保持性高的存储器?本次授课汪博士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其中的奥秘。


汪炯博士主讲《新型存储材料设计》


    授课的尾声进入到提问环节,在此环节中,同学们表现极其踊跃、热情高涨。同学们积极提问、专家们精准解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兴趣,展现黄石二中学子的青春活力和探索精神。


同学们积极提问,专家们精准解答


    此次科普讲座,让黄石二中学子受益匪浅,它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科普知识面,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层次,让同学们更加贴近科学生活,了解科学生活,体验科学奥妙,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的热情,爱国家的情怀,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科学趋势,鼓动创新激情,锻炼新型思维能力。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